新闻中心

  • 学院概况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前身地理系成立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个高校地理系,由浙江大学地理系迁并组建而成,时任浙江大学地理系系主任的李春芬教授担任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首任系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是我国最早具有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的单位之一,是我国首批博士后流动站建站单位之一;2012年,地理学成为上海高校19个一流学科(A类)建设学科之一;2015年,地理学成为上海市11个“高峰高原”(高峰II类)学科之一;2016年,华东师范大学地球科学(Geoscience)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行列;2017年,地球科学学科群列入学校首轮“双一流”建设方案,中期评估为“优秀”;地理
  • 导读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极端降水强度,诱发洪涝灾害等,对自然和社会系统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可靠预估未来极端降水变化对制定气候适应决策和防灾减灾至关重要,但局地尺度极端降水预估一直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这给科学决策带来重大挑战。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李超教授与国内外学者合作,提出了一种基于观测约束的预估方案,成功将全球大部分地区的局地极端降水预估不确定性降低了20%以上。这些更为可靠的预估结果可以惠及全球近90%的人口,为极端降水变化评估和适应规划提供更为精准的科学支持。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局地尺度极端降水预估面临的挑战气候变暖会增强大气的
  • 2024年,中国出版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履行出版“国家队”职责使命,推出了一批精品出版物,涌现了一批先进单位、优秀个人,展现了新时代出版人的责任担当。2月13日,中国出版集团在2025年度工作会议上对先进典型、精品出版物进行了隆重表彰,其中,由华东师范大学世界地理与地缘战略研究中心和商务印书馆共同策划的“世界国别与区域地理研究丛书”(第一辑)入选中国出版集团2024年度优秀主题出版物。主题出版是出版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主题出版工作是新时代赋予出版工作者的崇高使命。2024年,中国出版集团各出版单位以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宣传阐释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
  •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组织开展“织线连接西东,温暖跨越山海”——“北回归线”幸福驿站冬季织围巾活动。活动共历时60天,67名同学参与,最终向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雷锋希望小学捐赠围巾67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近1400小时。活动获山东童善儿童福利公益发展中心、山东筑梦未来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资助。爱心线相连,编织情更浓2024年11月15日晚,地理科学学院学生会实践部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围巾编织学习活动。参与学生齐聚一堂,共同探索围巾的基本编织技巧。实践部同学为每位参与者发放了围巾材料包以及纪念礼品,并详细介绍了活动的具体流程。现场气氛热烈非凡,每位同学都兴致盎然,满心期待着能够亲手
  • 1月17日下午,地理科学学院学生会、研究生会于资环楼539会议室召开2024年度年终总结暨述职会议。学院团委书记侯静惟及学院学生会、研究生会全体成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会。会议由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倪静雯主持。会议伊始,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团及各部门、学生会主席团及各部门依次作了汇报。2024年对于学院学生会、研究生会而言是意义非凡的一年。这一年里,各部门积极作为,主办了一系列学术沙龙和学习经验分享会,助力青年学子的成长;面向广大同学开展了共享位置捉迷藏、冬季织围巾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帮助同学们疏解缓解压力;组织教师和同学们参与羽毛球赛、乒乓球赛等体育活动,促进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成功策
  • 连续三年专业成绩和综合成绩班级第一两次获国家奖学金获得2024年度校长奖学金担当队伍“主操作手”斩获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特等奖踏足6省18地市进行野外实践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此刻,正在联合国驻日内瓦总部实践交流的薛玮丞脚踏实地奔赴热爱走出可持续发展的青春路华东师大地理科学学院2021级地理科学拔尖班 薛玮丞樱桃河畔,薛玮丞稳扎稳打、徐徐图之,怀揣热忱投身科创项目,在学科竞赛中激烈角逐,于社会实践中挺膺担当,奔赴国际舞台展现中国青年风采……她通过地理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创新,为构建更加包容、绿色和智慧的城市与社区贡献力量。有的放矢,探索学习之“道”薛玮丞是2021级地理科学拔尖班的一员
  • 诚邀全球青年才俊依托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申报2025年海外优青项目!项目定位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招聘领域地理科学学院面向全球招募以下研究方向的优秀人才(不限于以下方向):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地理教育;大气科学等。政策支持优青(海外)项目入选者除获得国拨经费资助外,还将享受学校的相关支持如下:科研经费:国拨经费资助100-
  • 一、会议介绍积雪是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遥感是认识冰冻圈变化的重要研究方法。近年来,我国积雪遥感学界在理论创新、生产应用以及团队建设方面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为进一步应对积雪遥感科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自2013年起,全国积雪遥感会议已先后在兰州、南京、乌鲁木齐、长春、西安、西宁、兰州、哈尔滨成功举办八届,搭建了积雪遥感研究人员交流的平台,形成了长期的学术研讨机制。第九届全国积雪遥感学术研讨会拟于2025年5月9日至11日在中国上海召开。会议将聚焦积雪遥感领域的前沿问题,分享最新研究进展,推动学术创新与跨学科合作。诚邀国内外积雪遥感及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齐聚上海,共同探讨学科发展
  • 2025年1月21日,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专职辅导员侯静惟前往河北省容城县看望2025年寒假“百县笃行计划”河北雄安实践团成员。当日上午,华东师大“百县笃行”校地实践育人座谈会在容城县人民政府举行。容城县人才发展中心主任关晓丹与各实习单位带教老师、实习学生出席会议。会上,侯静惟对容城县政府及各实习单位指导老师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她表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此次实习机会对学生来说必将是相伴一生的宝贵经历,期待未来校地双方继续携手共进,为雄安新区的发展建设培育优秀人才。关晓丹代表容城县人才发展中心对华东师大师生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各个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她强调,作为国家级新
  • 金蛇迎春为丰富留校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共同迎接春节的到来,1月21日下午,2025年地理科学学院新春留校师生座谈会在河口楼A304温馨召开。学院党委书记谭红岩、研究生辅导员张长军、本科生辅导员李金龙,与20余名本硕博留校同学齐聚一堂,共迎新春,畅谈未来,共话新一年的奋斗目标。温暖致辞:师长关怀情意浓谭红岩老师代表学院送上新春祝福,关心留校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并给予叮嘱和祝愿。她充分肯定了同学们过去一年的努力与收获,勉励大家继续脚踏实地、奋勇向前,在新的一年再创佳绩,收获成长的喜悦。张长军老师从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心理关怀等方面为同学们送上了贴心提醒,嘱咐大家注意假期安全,
  • 2025年1月18日,上海市地理学会2024年学术会议于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西部会议中心2号报告厅顺利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上海市地理学会主办、上海师范大学承办,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中国地理学会党委副书记张国友,上海市地理学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刘敏,上海市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张晓虹,上海市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教授高峻,上海市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段玉山,上海市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教委研究室高级教师殷育楠和80余名来自高校、中小学以及其他科研单位的学会会员线下出席;150余名来自高校、中
  • 2025年上海两会期间,华东师范大学代表、委员们围绕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就基础教育改革创新、上海终身教育体系、科普教育、人才培养、布局基因编辑研究和产业、文化软实力建设、人工智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上海科创中心能级提升等热点问题,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上海两会,华东师大地科院代表委员关注哪些问题?市政协委员 陈振楼-审议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市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陈振楼认为2024年市政协在重大民生问题专题调研上做了大量工作,工作非常扎实;社情民意报送非常快速及时,政协工作效率很高;建议2025年,市政协把如何提振经济发展的
  • 2025年1月16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文理跨学科系列论坛第五十一期——华东师范大学低空经济发展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河口海岸大楼A304成功举办。来自地理科学学院、空间人工智能学院、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产业技术研究院及图书馆等多个院系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产业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低空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本次论坛由地理科学学院教授、低空经济空间智能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响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吴健首先为大会致辞,他强调低空经济是一个重要的学科交叉领域,需要各学科专家通过多次交流讨论、不断凝练打磨,形成系统性的研究思路。他指出学
  • 2025年1月8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第十五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决赛在闵行校区举行。全校15位教师进入决赛,经过激烈角逐,我院李春兰和姚远志两位老师喜获二等奖。获奖名单李春兰参赛课程地理学思想史奖项二等奖姚远志参赛课程GIS空间分析奖项二等奖为提升青年教师授课水平,打造其成长舞台,进而优化本科教学品质,我校于2024年10月举办了华东师范大学第十五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暨第七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校内选拔赛。经个人申请、学部(院系)推荐、学校审核,共有32位教师从22个学部、院系脱颖而出,参与初赛角逐。经选手资料提交、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15位教师跻身决赛。地理科学学院青年教师李春兰、姚远志,秉持
  • 自区域国别学成为一级学科以来,学术界对其跨学科性质的探讨日益增多,但对区域国别学与地理学的交叉研究少有关注。地理学作为一门古老而现代的科学,有着独特的学科价值,可以为区域国别研究提供方法、理论乃至学科知识。在汪书丞老师的策划下,中国社会科学报组织了一期“区域国别学与地理学的对话”,我院胡志丁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王丰龙研究员、南开大学王存刚教授分别发表了“地理学与区域国别学的交融互鉴”、“地理学视角下区域国别研究中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地理政治学更生与区域国别研究”的论述。胡志丁教授在“地理学与区域国别学的交融互鉴”中,通过阐述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与学科特性,进而得出地理学是区域国别研究的重
  • 2025年1月6日,华东师大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第五届学术委员会2024年度学术年会以线上线下混合的方式召开,线下会议在闵行校区河口海岸大楼举行。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院士、西南交通大学朱庆教授、南京大学李满春教授、河海大学杨桂山研究员、江西师范大学林珲教授,以及我校副校长施国跃教授,科技处杨海波处长,重点实验室主任刘敏教授、李军院士、黎夏教授、地理科学学院王军院长、谭红岩书记及实验室师生共约60余人参加此次会议,北京大学秦其明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方创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王克林研究员等委员在线上参会。开幕式由杨海波处长主持

近期学术论文